台灣的葡萄酒界吹起一股認證風潮,來自餐飲業界、酒商、零售商,甚至是非業界的愛酒人士,紛紛開始積極參加國際葡萄酒專業認證課程。
如果你是抱著玩樂的心態前來,很可能會敗興而歸。這稱不上是個社交場合,雖然它的確能幫你打開葡萄酒產業的大門,認識許多相關從業人員;這也不是一個可以視心情參加,或自己決定酒款的場合,雖然下課後的心情通常會很輕鬆,喝到的酒也通常不錯。葡萄酒課程—無論是英式體系的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(Wine & Spirit Education Trust,簡稱WSET),或美式體系的國際侍酒師協會(International Sommelier Guild,簡稱 ISG),都是你跨入葡萄酒業界的門檻。
在許多葡萄酒文化悠久的國家,專業認證課程已成為求職者必備的條件。台灣的葡萄酒文化不過20多年,不過發展速度之快,葡萄酒已由中高階層飲用的舶來品,轉變為年輕族群可以親切價位享用的飲品。隨著葡萄酒的普及,專業課程也隨之而來。目前在台提供的課程有WSET與ISG,前者重視理論與市場面,學習範圍廣泛,烈酒與市場銷售知識均包含在內,知識則由淺入深、循序漸進;後者雖然也是循序漸近,卻較著重葡萄品種與應用面,包括餐酒搭配、葡萄酒窖藏條件與侍酒技巧等,至於烈酒與市場銷售,則要繼續晉級後才會學到。
專業認證加速市場成熟
許多葡萄酒 / 烈酒企業均希望自家員工能擁有相關文憑,一般來說,餐飲業多半希望自家員工能通過ISG考試;酒商、零售業者與葡萄酒媒體,則傾向員工能擁有WSET證照。
但在葡萄酒文化仍很年輕的台灣,課程的開辦成效如何?引進課程的圓頂市集表示,ISG的Wine Foundationals Certificate Level 1(簡稱WFCL 1)在台灣舉辦了四屆,已有近70人畢業,該機構也應畢業同學的要求,即將開辦WFCL 2課程。2010年九月剛於台灣開課的WSET,參加Level 1 Foundation的23人已全數以 90分以上的優異成績晉級,Level 2 Intermediate的16人也已全部通過。接著在 11 月底,第二屆的Level 1和Level 2也已開班。
葡萄酒專業課程何以在台灣成功?「追求知識的企圖心夠強,」身兼WSET與ISG講師的陳怡樺表示,「台灣的葡萄酒文化已經逐漸成熟,許多擁有葡萄酒知識的人,渴望獲得專業課程的洗禮。這也解釋了我們的學生,為何通常能高分過關。」放眼國際,專業葡萄酒認證課程,除了WSET與ISG,還包括了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(U.C. Davis)的葡萄耕種與釀造學系、波爾多第二大學(L’Université Bordeaux Segalen)的葡萄酒釀造學系、美國的侍酒大師公會(The Court of Master Sommelier),以及英國的葡萄酒大師協會(The Institute of Master of Wine),進入門檻皆有不同,但全都是以調教出專業葡萄酒人才為宗旨。

求才若渴的亞洲市場
許多人納悶,「考WSET或ISG可以做什麼?」到目前為止,這些課程的證照在台灣還沒有太實際的作用,但在相隔不遠的香港,專業課程已經蔚為風潮,也很有實用價值,專業葡萄酒證照,已經與更理想的薪資和職位劃上等號。一位日前才獲得WSET Level 3 Advanced認證的香港同學說:「我們班 上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是來自葡萄酒相關產業,其他人都是因有興趣而報名上課。在香港,WSET像是才藝班,而不是專業課程進修班。」台灣許多業者對這些專業課程仍保持觀望的態度,不過也有許多人相信,隨著專業證照更普遍,葡萄酒銷售與教育訓練將會相輔相成。
亞洲第一位葡萄酒大師李志延(Jeannie Cho Lee MW)當初在攻讀博士和葡萄酒大師之間,選擇了後者。如果你也熱愛葡萄酒,求知慾又夠強,不妨為自己的人生經歷多添一紙有趣的證照。
兼重理論實用的葡萄酒認證
亞洲學子向來很擅長在極短的時間內,大量吸收知識以應付考試。與其他領域的專業認證相同,葡萄酒專業課程進入亞洲時,也需擔憂是否會落入填鴨式教育的深淵。不過,學習葡萄酒專業的精髓,往往不在於課本中,而在品飲過程,以及與同學、講師的討論。一紙證照代表的應該不只是超時的苦讀,更包括足夠的實務經驗累積。
*原刊於《Decanter品醇客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