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到南法普羅旺斯靠海的Bandol產區,你會想到什麼風格的酒?又,聊起當地主要品種慕得維爾(Mourvèdre)葡萄,映入你腦海的酒款風格為何?炙熱、高酒精度、肥美、多野味、酸度中等但單寧奇高而略嫌粗糙,再加上爛熟黑果香,與一絲地中海灌木那般的草本風味?對我而言,這差不多就是Bandol帶給我的印象。
但是這天喝完了一輪來自Bandol產區以慕得維爾品種為主的Château de Pibarnon酒款後,我得到的結論,卻完全不同於以往。

1978年,de Saint Victor家族夫妻自巴黎退休後,來到當地,並購入了Bandol海拔較高的Pibarnon酒莊,從3.5公頃的慕得維爾開始種酒,慢慢延伸、擴展,並很快在國際舞台上闖出名號來。如今不過第二代的Pibarnon,已是當地名莊之一,更是國際公認「最優雅」的Bandol酒款,也被譽為慕得維爾品種的專家。
這次來台的Eric de Saint Victor繼承了父母親的酒莊,繼續釀酒。從小在葡萄園玩耍長大的他,對於慕得維爾情有獨鍾。聽他聊起慕得維爾的特性,像是在形容一位老友。他說,Pibarnon的慕得維爾多半長在石灰岩上,這造就了他們有如國王一般挺拔高聳的身軀,卻同時有著細緻的口感變化。「你看這些葡萄就知道,」他指著ppt圖中的慕得維爾樹藤,並伸開了雙臂向上伸展,「像這樣,高聳而往上長。」
他說,種植慕得維爾的土壤,最好的莫過於石灰岩。如果是種在黏土上,慕得維爾會長得比較壯碩、結實,雖然耐久陳,卻少了點高雅的氣質。種在沙土上呢?Eric吐口氣並搖搖手:「那就不用想了吧!肯定失敗的。」對於Eric而言,Pibarnon成功最大的條件莫過於土壤與海拔。由於Pibarnon的葡萄園位處整個Bandol產區的至高點,海拔約有300公尺,微型氣候導致山上的日夜溫差較產區其它葡萄園來得大,有助於葡萄的緩慢成熟,並累積出我們喝到的優雅氣質。

在釀酒方面,Eric說,他們家的慕得維爾不需要太多新桶裝飾,「新桶有時像是合身西裝,雖然看起來流行,但卻限制了葡萄酒的發展。」因此,酒莊使用的多半是從奧地利特別訂製的木桶,雖然不曾被用過,但絲毫不會為酒款帶來額外的橡木味。
這次感謝亞舍邀請,有機會品嚐了一系列Pibarnon的美酒,從芬香圓潤的清爽白酒、撲香誘人的獨特粉紅酒Nuances,到二軍紅酒Les Restanques、三個年份的magnum同名一軍紅酒(2007、2001和1982),最後再以酒莊自釀的渣釀白蘭地Le Vieux Marc de Bandol收尾,每一款酒都令人激賞,讓人想直接買幾瓶回家。
會後,我跟莊主說:「我愛極了你們家的酒,但真心喝不出來這是來自於Bandol。這樣優雅細緻而兼具架構的風格,完全不是我過去所喝到Bandol印象。」
莊主也可愛地回了我:「謝謝妳,但這真的不是我們的錯。要就怪土壤和海拔吧!是它們讓酒款變得高雅,不是我。」
以下列出我自己偏愛的幾款酒:
Château de Pibarnon White 2013
品種:45% Clairette、30% Bourboulenc、25% Roussane&Viognier
背景:酒款來自於面北的葡萄園(較少日照 à 氣溫較溫和 à 較適合南法的白酒品種生長),海拔近300公尺。酒款低溫發酵約25天後,大部分於不銹鋼桶中陳年,僅一小部分於木桶中培養,以增添複雜度。酒莊的白酒只佔產量10%。
品飲:香氣清雅,帶有明顯的花香、柑橘果香與一絲覆著糖衣的甜果香。口感圓潤但不失新鮮度,帶有糖果味、完熟果香,與些如薄荷一般的草本香氣。感覺得出來酒是來自較熱的氣候,酒精度可能不低,但釀得非常平衡,且新鮮度與清新高雅的個性不減,耐人尋味的優美白酒。
Château de Pibarnon Nuances 2015
品種:100% Mourvèdre
背景:這是酒莊新推出的酒款,名稱「Nuances」指得是酒款變化細緻的顏色。這款酒兼用了只會帶來微氧化而無木桶味的特製木桶,與酒標上以類陶瓷 / 黏土高溫烘焙而成的圓形容器發酵;酒款於後者發酵時,酒液會在裡頭流動,讓酒款更多勁道與純淨度。不同於酒莊原本既有的粉紅酒,這款酒於秋天才上市,旨在搭配秋冬的料理,是一款冬天也可以細細品味的粉紅酒。
品飲:香氣撲鼻、誘人,滿滿的花香,甚至帶有女性香水般細緻的芬香,又有如糖果一般甜美。口感同樣如覆著薄薄的糖衣,圓潤而清爽,柑橘果香、紅色果香(莊主覺得那是石榴味),草本味與花香兼具,是令人陶醉的一款粉紅酒。
Château de Pibarnon 2007(這天最愛!)
品種:90% Mourvèdre、10% Grenache
背景:這就是讓酒莊聲名大噪的同名一軍酒。葡萄來自於以石灰岩為主的地塊,其地質可追溯至三疊紀時代。葡萄園位於地中海海拔約250公尺上占地30公頃的梯田葡萄園。樹齡約30年。2007年的普羅旺斯表現優異,冬季少雨、春天溫暖、夏季又乾熱,收成狀況普遍良好,熟成度與數量均佳。
品飲:香氣優雅,滿載花香、莓果與辛香料氣味。這是款聞了會忍不住想閉眼微笑的高雅美酒。酒體與酸度都中等偏高,單寧有架構,但口感非常細緻如絲,簡直不是我所認識的Mourvèdre。口中展現了許多紅黑色莓果與森林野莓,還有許多無可名狀的美。喝到這種酒會覺得寫tasting notes很礙事,我只想好好品嚐而已!餘韻綿長柔細,但久久不散。
Château de Pibarnon 2001
品飲:相比2007,這款目前嚐來貌似比較閉鎖,花了點時間才開展。開展後所展現的風格也與2007大不同。香氣同樣有紅莓香味,但多了點……茴香?好有趣!口感以黑色果味為主,單寧架構質地與酸度,同樣無可挑剔,又比2007年多了點鹹鮮風味。雖然是2001年的酒了,嚐來卻依舊新鮮得很,滿滿的果香讓人不覺得她已經經歷了15個年頭的春夏秋冬。令人佩服!
Château de Pibarnon 1982
背景:這款是Eric特別帶來的老年份酒,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比較一下Mourvèdre在10年以內、10多年,以及30多年的表現。Eric說,1982年非常特別,那年南邊由沙哈拉沙漠吹來的熱風簡直熱壞了所有的葡萄,截至採收當下,葡萄藤上的葉子幾乎已全部焦黃脫落。即便是在那個時代,1982年也是款獨樹一格的好酒。再者,1982是Eric的父親釀的酒,當時父親與飲者們追求的酒風,和如今完全不同。那時候,所謂的「好酒」是釀好當下艱澀難以入口,待窖藏上20多年後,才能飲用。現在的好酒,標準其實更嚴苛了,既要年輕時適飲,又要有陳年價值。那麼,放了34年的好酒,品質如何?
品飲:酒色是暗磚紅色,香氣滿載皮草、野味與皮革味,都足以反應了酒款的年紀。但34年之後,香氣中依舊帶有果味,雖然是偏蜜餞與烹煮過的軟爛果味,但依舊是果味呢!真不錯!但父親與兒子所釀的酒,最大的不同在於口感渾厚的程度。1982明顯是另一個風格,34年後的單寧,依舊紮實咬口,佐以野味與蜜餞等果乾的風味,讓人很想一口酒一口肉,大啖燒烤或牛排等高蛋白質的料理阿!
* 進口商官網:亞舍
* 酒莊官網:Château de Pibarn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