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Decanter品醇客》關於葡萄酒的101件事

葡萄酒也許不是一門簡單的學問,但只要掌握一些基本態度和知識,欣賞與品嚐葡萄酒,其實一點也不難唷!以下簡單列出十點,希望對於剛接觸葡萄酒的你 / 妳有一些幫助。

 

1. 相信自己的品味

只相信知名酒評家或專家,卻不信任自己的嗅覺和味蕾,毫無疑問是大忌。葡萄酒行家所做的評論,固然有其參考價值,卻不該成為你腦中唯一的聲音。因為儘管是同一杯葡萄酒,每個人接收到的氣味與口感都不甚相同,只信酒評家而輕忽自己的判斷力與喜好,你恐怕很快就會發現,杯中的那杯酒沒有你想像中來得令人感動。因此,無論時下流行什麼風格的酒款,你都有權利忠於自我,大聲表達自己的看法,並肯定自己所愛的葡萄酒。

Screen Shot 2015-12-03 at 16.39.42

2.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

葡萄酒存放不甚方便,開了酒之後要再儲存,更容易改變酒質,所以開瓶就盡可能喝光吧!不過,無論對任何人來說,一整瓶750ml的葡萄酒都稍嫌過量,而且自己喝總是少了點分享或交流的樂趣。不妨藉葡萄酒之名,找三五好友一同共享杯中千變萬化的繽紛和美妙吧!獨樂樂不如眾樂樂,這應該也是釀酒人更希望達到的目的。

3. 打造葡萄酒安樂窩

理想的葡萄酒貯存空間是陰暗、安靜且稍微潮濕的環境。許多人都看過《神之雫 》中將葡萄酒埋在土壤裡的保存方法。太強的光線會傷害葡萄酒,加速瓊漿玉液的熟成;太乾燥的環境則有可能使外在空氣透過瓶塞侵入葡萄酒。如果家中有溫控酒櫃那當然最好;如果沒有,不妨擺在靠近地面的保麗龍紙箱中,以隔絕外在的濕度與溫度變化。一般而言,適當的儲存溫度為 7~18°C,而且以10°C最理想。

如果無法為葡萄酒提供陰涼的家,略為溫暖、但溫度穩定的儲酒環境,也還算勉強合格。不過千萬別超過25°C,否則葡萄酒會一下被催熟,酒體也會大大變質。至於葡萄酒的擺放方式,建議以橫放為佳。這麼做是為了避免軟木塞乾縮,讓空氣趁機而入;橫躺能讓酒液接觸軟木塞,以保持潮濕。但香檳就沒有太大的差別了。

Screen Shot 2015-12-03 at 16.43.19

4. 別用學的,用玩的!

葡萄酒是帶來歡樂的低酒精飲品,與其閉門苦讀,何不放鬆心情邊喝邊學、邊玩邊喝,效果肯定更好。當酒液順著口腔進入身體時,這些香氣、口感和葡萄酒的產區特性,便會與你既有的氣味印象融合,成為記憶中的一部分。台北近十年來多了不少可讓你輕鬆玩葡萄酒的wine bar,不但提供品評葡萄酒的環境,店內的酒單更是既多元又有趣。建議愛酒的你,可以選一家葡萄酒吧來玩,也能和朋友連絡感情。

台北葡萄酒吧推薦:邀月葡萄酒坊心世紀葡萄酒天母店Assaporando慢義酒館鈞太酒藏VINOZA興華酒藏 just to name a few……

5. 掌握適飲溫度

甜白酒建議在4~7°C間飲用,不甜白酒8~12°C,清淡的紅酒(黑皮諾或薄酒萊等)於10~15°C之間,而酒體厚重的紅酒,則在14~18°C之間飲用最為恰當。不過,只要有規矩,就會有例外,每支酒的特性不同,最恰當的適飲溫度,建議還是參考酒標上的標示。若酒標上沒建議溫度,只需把握一個原則:愈年輕的酒,試飲溫度愈低。年輕的酒,單寧通常較明顯,也較難以入口。而陳年的酒則需要較高的溫度,讓芬香得以蒸散出來。要注意的是,外國人口中的「室溫」通常為18~21°C,這和台灣動不動就將近30°C的室溫有很大的不同。

6. 葡萄酒杯,nothing else

有在品酒的人都會同意,不同的杯子會帶來極不同的品評結果。除非你是帶著實驗精神舉辦葡萄酒品杯會,刻意以紙杯做對照組,或者是剛搬新家沒有酒杯可用,只找得到馬克杯,否則,請你還是愛以酒杯喝葡萄酒,因為葡萄酒杯早已不只著重美觀,而是針對酒液入口的位置,與不同品種或酒款的特性來設計。

市面上有形形色色的酒杯,怎麼買最划算又最實用,端看你的喜好和需求。品評專用杯,最好選擇國際認證的ISO杯,或專業品酒杯(如Chef & Sommelier Open Up Universal Tasting Glass),大小各有不同,可以選攜帶方便的購買。如果是以享受為主,不妨購買功能廣泛又美觀的杯款,如Riedel各系列。如果你懷疑酒杯的功能,不妨找些朋友舉辦一個小型品杯會。別笑,這其實相當有趣。找幾支不同類型的酒杯,再搭配一支對照杯(紙杯、塑膠杯或 ISO 杯皆可),以及3~5支紅、白、氣泡酒。相信一場品杯會下來,你會有全然不同的體驗。

Oh, and by the way,以後香檳用白酒杯喝即可。除非你是在乎外觀勝於香氣口感,那就維持笛型杯吧!更多討論請看這兒

cropped-screen-shot-2015-12-03-at-16-47-52.png

7. 酒沒喝完怎麼辦?

不少人認為,冰箱溫度低,可順理成章成為酒櫃的替代品。許多沒喝完的酒,就被粗魯地重新塞上軟木塞,放到冰箱中。其實,這是很不理想的作法,一方面因為冰箱門常被打開和關上,溫度變化很劇烈,另一方面則是冰箱裡有太多食品,許多味道會染上軟木塞,而滲進酒瓶。能夠安心放進冰箱的酒,大概只有甜酒或加烈酒,因為甜度和酒精度較高,抗氧化力也較強。否則,放進冰箱裡不僅達不到「恆溫」的保存效果,反而很可能讓葡萄酒一覺不醒,生命就此逝去。

如果一次無法喝完一整瓶酒,建議開瓶倒完需要的量後,就將酒倒進手邊有的密封空瓶中保存。 別忘了盡量將瓶子裝滿,以降低氧氣侵入的空間。至於容器,只要一般能夠密封的玻璃瓶即可。我之前買過的罐裝紅豆水、玻璃瓶裝咖啡或牛奶,都會清乾淨流著,遇上這種時候,就會發現它們真的很好用。

 

Screen Shot 2015-12-03 at 16.45.46

8. 怎麼端杯才叫正確?

在正式的場合喝酒,記得端杯腳或杯柄,別抓著杯肚不放。電影中常看到氣質美女輕捧杯腳、啜飲葡萄酒,這可不只是好看而已。一把抓著葡萄酒杯的杯肚,不但影響酒溫、無法觀看酒色,更不方便搖杯,讓空氣無法與酒液結合。所以葡萄酒行家都會告訴你,拿酒杯要拿杯腳或杯柄,避免碰及杯肚。

不過,如果只是拿酒佐餐當飲料,其實不用想太多。畢竟,葡萄酒是來享樂用的,不需要好多緊張麻煩的包袱或規範。拿佐餐酒來說,它通常不是主角,而是用來陪襯菜餚的飲料,觀看酒色其實可有可無。而既然是佐餐酒,自然也不需要長時間手握酒杯,所以握杯肚或杯腳,對於酒溫的影響自然不大。

holding wine glass

9. 葡萄酒可以加冰塊嗎?

葡萄酒最精華、也最引人入勝的特質,即在於其芬芳的香氣和多層次的口感。摻了冰塊或冰水的「葡萄酒水」,只會殘酷地稀釋葡萄酒的精髓。這可不是烈酒!如果覺得酒溫不夠低,就放回冰桶裡,涼一點再喝(別忘了冰桶裡水與冰缺一不可);如果嫌酒精度太濃,那你大概不適合葡萄酒。一般來說,葡萄酒的酒精度頂多15.5%,除非是加烈酒(至多到22%左右),但絕大多數的靜態酒——即非氣泡酒。都落在13.5%不等。

10. 百搭佐餐酒

餐酒搭配是極具挑戰性的工作。搭配得好,酒款與菜餚水乳交融;搭配不良,只會使佳餚美酒的風味盡失,更容易讓用餐情緒低落。如果要自己帶酒上餐廳,最安全的搭配非香檳莫屬。除了歡樂的氣泡,大部分的香檳都是以紅白葡萄釀造,從甜到不甜、白到粉紅,範圍相當廣泛,因此可搭配的菜色自然也較多元。如果對餐對酒都不熟悉,用餐對象也沒什麼實驗精神,還是別花錢亂買酒,請餐廳侍酒師推薦當晚的單杯酒。像樣一點的餐廳,單杯酒通常精選了適合店內絕大多數餐點的酒款,所以不但安全,也能提供愉快的用餐氣氛。

*原刊於《Decanter品醇客》國際中文版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